Back to Top
Local Record

紀錄在地

首頁  → 記錄在地
全部 人文藝術 建築美學 社區再生

四張犁

2021,06,14
在地信仰 在臺灣,許多地方性文祠、廟宇的建立,經常因著在地居民生活方式而起,像是對自然的敬畏崇拜; 又或是起源自地方鄉紳、儒者用以表揚儒學,培養鄉民讀書、識字的能力,而四張犁也擁有這樣的信仰中心,乘載著在地歷史、居民的心靈寄託與信仰。 謝天、地與水---三官堂廟 農業是昔日四張犁居民的主要生活方式,當地也因此作為農產集散重鎮,成為周邊聚落的交易重心。先民感念天、地、水三官神保佑,於清道光十五年(1835)由地方仕紳共同捐資籌建「三官堂」,距今已有百年歷史,香火鼎盛,水旱疾疫有求必禱。如今曾多次修復整頓,並以三官大帝(天官堯帝、地官舜帝、水官禹帝,亦稱「三界公」)為主神,配祀神農大帝、觀世音菩薩、聖母、王爺、關聖帝君、註生娘娘等,成為地方宗教、居民的信仰中心。隨著都市重劃,新社區、新移入的居民日增,構成新舊相雜的多元社區型態,但因三官堂廟而使得社區難得保有農村時代的人情味,凝聚著地方向心力。   ▲凝聚居民向心力的三官堂廟,已有百年歷史。 振興文風、建學校---文昌廟 已有百餘年歷史的北屯文昌廟,就座落在四張犁。 北屯文昌廟,又名文祠。廟宇坐北朝南,主體以花崗岩為主要建材,屬於二進三合院的合院建築,幾經多次整修,如今仍維持原有純樸溫雅的風格特色,現為國家第三級古蹟。原來,廟宇前身為地方社學,其沿革亦與四張犁地區的聚落發展緊密相連。 四張犁從清中葉形成聚落、建構繁榮街市,於此同時,地方儒者也開始注重地方文教。嘉慶年間,地方仕紳先後組織「文蔚社」、「文炳社」,建立社學以教育鄉民,為提倡地方風氣於同治年間,兩社共同捐資興建文昌祠,在主殿留下「天下文明」的匾聯可見用心,其中,由舉人邱位南所撰的對聯:「文以詩書定化干戈之氣」、「蔚然山水特生幹濟之才」亦可見建廟的沿革及期許。邇後,文昌廟也成為北屯地區現代教育的發源地。日治時期,日本政府將北屯區第一所小學的最初校址設於文昌廟。廟宇東西廂房成為當年的教室,左右庫房作為教師宿舍,直至1913年才遷移校址至今日的三分埔松竹國小。 文昌廟為社區帶來書卷風氣,奉祀五文昌(梓潼帝君、孚祐帝君、關聖帝君、魁星、朱衣)。民間傳說著,文昌帝君主管考運,朱衣帝君是文學之神,魁星帝君主管文運及光明祿位,一經文昌點提,必定能金榜題名。昔日,文昌廟是赴城考試的驛站,要到彰化縣成赴考秀才的考生,有夜宿文昌廟的習俗,而世世代代定居於此的鄉民,都會到廟宇祈求,安定心情以在考試時發揮實力。如今,每每到了考季,依舊吸引各地考生遠到兒來前來虔誠敬拜以祈求考試順利,從考生的功名燭從年初滿至年尾,香火鼎盛的場景可見一般。從學校到廟宇,文昌廟不僅是地方的信仰中心,更作育地方英才,世世代代保佑住民擁有順遂的學習、求職與工作之途。 ▲北屯文昌廟,現為國家第三級古蹟,保佑世世代代四張犁住民。  

台中市 四張犁

2021,06,14
走入耐人尋味的日常 夜晚,臺中洲際棒球場燈光亮起,觀眾熱切地為場上加油,在球員揮動球棒的那一剎那,人人聚精會神屏息著、等待再為一次漂亮的「紅不讓」歡呼。 臺中洲際棒球場宛若一顆棒球外型成為臺中市地標之一,就座落在「四張犁」。球場的強光點亮夜空,場上的激情熱絡了空氣,如今許多人因棒球賽來到這個地方,然而更耐人尋味的,是賽事過後那趨於日常、不太為人所認識的四張犁。   從地名認識四張犁 四張犁,位在台中盆地北部,包括現今北屯區的仁美里、四民里及仁和里一帶。這一地名的由來,是因為昔日每張犁可耕5甲地,而初期這裡開墾的農田約有20甲,故名「四張犁」。四張犁與犁頭店(今南屯)、大里杙(今大里)是三個臺中較早開發的聚落,也是往昔從彰化縣經犁頭店北至潭仔墘(今潭子)、葫蘆墩(今豐原)通道的要衝。 位在繁華的交通要道上 將時空回溯至清康熙年間,閩、粵移民冒險橫渡黑水溝來台,大批漢人相繼進入臺灣中部移墾。當時,從彰化縣到葫蘆墩有一條古道,沿路必須經過犁頭店、四張犁等地。彰化城門於天黑後關閉,來往的旅人若不能及時進城,就必須留在城外過夜。因此,犁頭店變成為彰化城北門外的第一大站,而四張犁街即是位在交通要道另一端的聚落,商業蓬勃、熙來攘往的熱鬧場景自然不在話下。四張犁街因其所在的特殊位置,成為彰化縣和葫蘆墩(今豐原)古道南來北往的交通據點,街上商家、小舖林立,飯館、旅店一應俱全。直至日治後,隨著鐵公路建設偏離此地,其重要的交通位置才逐漸淡去。 四張犁的開墾史 早期北台中盆地,包含四張犁在內,原為岸裡社獵場,是巴宰海(Pezeh)平埔族原住民的生活領域。清雍正11年(1733),六館業戶之一陳周文取得了墾權,開啟四張犁地區近300年的發展。嗣後陸續大量的漳籍移民入墾,葫蘆墩圳引水灌溉,經過百年開墾,形成集村街鎮,原先居住在這裡生活的巴宰海平埔族原住民日漸喪失其生存空間,因此大舉遷移埔里盆地、或宜蘭平原,少數留居的亦被漢人同化,而在台中盆地消失殆盡。 後來,日據時代發展成街肆型態,稱四張犁街。舊四張犁約位在台中市街區之北,區內大約由崇德路、水湳路、豐樂路、昌平路、四平路、后庄路交錯環抱所組成,是一個集塊型的街鎮聚落,周邊散村大致以此成一個同心圓而分佈,由於串聯四周農業聚落的古道密集,成為鄰近地區之主要商業及文化活動聚落。百年的古街至今還保存著的打鐵店、豆腐店,古厝、三級古蹟文昌祠、太子樓的菸樓文化等,都應證著這段悠長的開墾史。 ▲百年文昌廟,屹立四張犁伴隨著時代的更迭。  

金門

2020,11,19
關於聚落 位在金門島嶼中央、太武山西麓的瓊林,是一個具有800年歷史的傳統聚落。相傳瓊林是一個「牡丹穴」,也有人說是「母雞穴」。母雞在哪裡都能下蛋,因此不似一般聚落坐南朝北,瓊林的房子總是朝著牡丹穴這個中心點,形成房子不具特定方位的特殊景象。此外,瓊林與鄰近村莊主要為蔡姓,而在不以蔡姓為主的嚨口,只要看到面向東北的房子,大概便能判斷其為蔡姓人家。 ▲太武山西麓的瓊林,是一座具有800年歷史、滿滿故事的傳統聚落。 御賜瓊林 「瓊」有美玉之稱。瓊林古時候作「平林」,現在當地的長輩依舊習慣稱呼這裡叫做「平林仔」,而瓊林這個名字如何而來,有許多不同的說法,有人說是皇帝宴請新科狀元的那一頓飯叫做「瓊林宴」,而宴請的場地就是「瓊林苑」;另有說法是,相傳「御」這個字早期只有皇帝能用,因為明代以來村落人才輩出,仕途成就輝煌,因此熹宗皇帝特頒「御賜里名瓊林」匾,因而有「御賜瓊林」的說法。   七宗八祠 「百步一總兵,九里三提督」,一個提督就非常不容易,而瓊林出了三個提督。瓊林蔡氏著重文教,在明清科舉時代共有六進士、七舉人、資生十五人、國子監生二十七人、生員八十人、武將六人。只要有人登科進士,便會建造一座宗祠。 人才輩出的瓊林擁有大大小小的宗祠,為島上宗祠最多的聚落,包含蔡氏家廟、六式竹溪公宗祠、十世柏崖公宗祠、六世樂圃公暨十世延輔公宗祠、六世前庭房宗祠、十一世榮生公宗祠、十六世蔡守愚宗祠等,號稱「七宗八祠」。其中,以聚落大姓蔡氏家廟為大宗。 ▲宗祠的功名匾額高掛,瓊林人才輩出可見一般。 家廟,向心之地 家廟是聚落的向心之地,亦是家族的榮耀。蔡氏家廟相傳是牡丹穴,蔽蔭子孫昌盛,整個聚落基本上以「大祖厝」蔡氏家廟為主,由全村蔡氏子孫共同祭祀,稱作大宗。各房宗祠依此為中心,依地勢秩序排列,而自然形成一個嚴密的防禦配置。 蔡氏家廟今被列為國定古蹟。家廟遵循傳統中國建築形式,大門高懸「蔡氏家廟」的匾額,其本體具中軸線、左右對稱格局,為閩南傳統式的兩進建築,與當地民居建築聚落大致相同,肅穆卻又平易親近,除祭祀外,也是飲茶聊天、商討村事的場所。 ▲聚落以「大古厝」--- 蔡氏家廟為中心。 華麗古典的現代轉譯 瓊林是一個保存完整的傳統聚落,擁有傳統閩式建築,也由於過去登科者眾,聚落隨處可見華麗的燕尾官宅,讓整個聚落既是古樸又帶有華麗;深厚的文化底蘊、豐富的故事,更成為今日聚落發展文創的元素。用AR新科技述說家廟歷史、與在地藝術家合作聚落景觀、號召年輕人進到社區建立品牌…新舊並陳的古老聚落正以創新的精神展現生氣;旅人一早從古厝民宿醒來、閒適地走在瓊林聚落,猶如進入一部濃縮版的金門活歷史之中。     ▲古厝變身民宿,新舊並陳的聚落,正以創新的方式展現生氣。  

金門

2020,11,19
前言 入秋的金門,是金黃色的。 陽光燦爛照耀在紅土地上,挺立著結穗飽滿的小麥與高粱;一架架滿載旅人的飛機,劃破湛藍天空,轟隆隆的飛機聲響是鄰近機場的日常。曾為戰地前線的金門,此時此刻格外顯得歲月靜好。 ▲深秋的金門紅土地上挺立著結實飽滿的高粱。 「金門」的由來與歷史 舊名浯州的金門,自古屬於福建泉州府同安縣所管轄,由於所處地理位置格外重要,金門的命名因此來自「固若金湯,雄鎮海門」的典故,又有仙洲、浯江、浯島等名稱。 島嶼的歷史,可回溯至晉朝,蘇、陳、吳、蔡、呂六姓家族為了躲避戰禍而南遷,成為最早到金門的先民,後來唐代朝廷在梧州設置牧牛場,於烈嶼島紅石山上設牧馬寨作為牧馬用途,成為島上第一個行政機構,蔡、許、翁、李、張、黃、王、呂、劉、洪、林、蕭共十二姓人家,隨著牧馬監陳淵前來開墾,後人稱陳淵為「開浯恩主」。民國4年,金門設縣,後來民國26至34年經歷日本殖民統治,於38年中華民國政府在臺灣,金門成為反共的戰地前線。 ▲獨特的地理位置,牽絆著金門島嶼的歷史人文。 戰爭與和平 高粱在秋風中搖曳,風獅爺阻擋日漸強勁的北風,走過戰火歲月,傳統閩南古厝見證時代,豐饒的金黃成為島嶼深秋的顏色。昔日的各式標語只允許一種價值,如今戰地轉譯成歷史與文化的融合,從冒險到安穩的和平日子裡,戰爭與和平、傳統與創新,鏗鏘鏗鏘地碰撞出屬於這座金色島嶼獨特的聲音。 ▲在歲月靜好的日子裡,戰地痕跡重新創新轉譯成獨特的印記。  

烏日 光明

2019,11,10
光明阿密哩的時代移轉推進 光明社區早期為農業型社區,是平埔族分佈地,早期叫做「阿密哩」,是土著的譯音。然而現今平埔族早已不存在,留下的基礎仍是漢人休養生息的好地方。伴隨著產業發展,社區內有為數不少的產業進駐,大多是以製造業為主,如鋼鐵、鑄造、汽車零件等產業,發展成工業為主農業為輔的社區。 ▲光明社區的空拍攝影,農工複合景貌讓人心曠神怡! 社區之革新精神 當地有一間漳州人的信仰中心—「輔順將軍廟」,又名永興宮,嘉慶七年建廟(引用自教育大市集) 在農田與工廠的包圍下,社區維持著屬於當地人的信仰與文化活動。在這場域裡,有著不為人知的史實,相傳此地曾經是清朝轟動一時的反叛組織—天地會的主要活動據點之一(引用自教育大市集)。 在現代化驅動下的社區裡,依然希望保持一些農村光景的堅持下,社區將原來要出租做為工廠使用的土地,運用都市發展局社區規畫師計畫補助經費,打造成社區居民休憩與生態教育的園區“光明島”,增添地方亮點也成為居民聚會的場域。 ▲永興宮上空拍攝,一瞥兩百多年歷史的地方信仰建築 為教育帶來多元性的可能 出生率逐漸低下的社會趨勢下,光明社區選擇正視問題,提升弱勢家庭的教育品質以減少社會問題產生,作為社區發展福利化服務主要重點。 在兒童及青少年福利服務上,社區以辦理兒少暑期育樂營為主要重點,並在新舊傳統文化間,做了教育上的傳承,從鼓陣藝術-蜈蚣大鼓陣與手作美工-皮雕等,增加當地的小朋友見識與知識 ▲在暑假期間,參與社區輔導的小朋友與志工們合影 為了讓小朋友更熱愛參與社區所辦理的活動,本次拍攝合作邀請兩位小朋友擔任社區嚮導並透過旅遊外景的鏡位,帶我們認識光明社區幾個重要的景致。   1.烏日區光明社區: 充滿童玩探險趣味的社區-光明嬉遊趣    

烏日 成功

2019,11,10
用一甲子的時光留下一輩子的榮耀 成功社區位於成功嶺,舊地名叫做“頂勞胥",是平埔族的舊稱,一直到了清末日治初期,分出了包括「下馬厝」與「厝仔」二個聚落。 成功社區又以下馬厝作為一個現代化轉型的基礎;然而在日治時代被稱作為“下馬厝"的地方一直作為馬術訓練的場域,直到國軍來台以後,下馬厝(今成功嶺)才成為國軍訓練養兵的場所,而鄰近的生活聚落,也從農務生活方式,慢慢變化成為提供軍人們生活互助的社區,更是每一位榮民的生活依存。 ▲樂齡軍人對永不忘懷的目標致敬 落地生根的時代故事 成功社區有著國民政府時代的建築體面貌,包含台灣傳統街屋與農舍,當地耆老講述這些地景形成的因素,不少軍人退伍後,受到政府的照顧直接在當地落地生根;由於外省籍的文化背景,在原地自建的屋宅常有錯縱複雜的建築表現。 ▲穿梭在社區裡的巷弄   榮民與居民在現代化交織 成功社區是青年人口大多外移的社區,近幾年的現代化發展伴隨著就業生活型態不再是以農業為主,以及體制關係逐漸式微的軍人據點,已不再有早年興盛的風貌,慢慢變成一個以老年人口為主的慢活社區。 有鑑於早期錯綜複雜的建築規劃,依山坡逐地自建的結果,加上人口老年化使得人身安全充滿挑戰,雖有著這樣特殊的建築風貌,但也伴隨著不同的機會,而社區更希望能在長照與居家關懷的面向提供更貼心的服務。 ▲社區的樂齡工作者與長者耆老們 本次特邀老榮民重新披上軍服,同時也是地方居民與榮譽軍人,並以步兵巡禮的方式來凸顯社區意象,重新將成功嶺與社區做結合,翻轉以往社區影像詮釋方式,希望帶動社區的關注,提升社會能見度,為社區帶來更多充滿活力的年輕力量。 1.烏日區成功社區: 與地方共進的軍人時代-樂齡阿兵哥行進曲  

烏日 學田

2019,11,09
習樂道遠范仲公 任重精益此地中 學田村在清代就叫「學田莊」,因此「學田」是承襲老莊名。此名來由文雅萬分,據說當時陳姓長老為普及子弟教育,設置若干田為「施田」,將收入的租金充為貧寒子弟就試川資,「學田」之名由此而來。社區居民以陳姓居多,大致分佈在山頂仔、崙仔、腰丸仔、番仔井等地。 ▲擁有與各種傳統建築與古蹟共存的社區 古今交錯的族群轉譯 學田社區因為近代烏日產業發展規劃,增加許多各種類型的製造代工業,也因這些需要大量時間成本與勞動人口的產業特色,造就了各種不同移動人口的文化群聚地。 因產業特性與地理環境,為增加勞動人口,促使增加並在地融合更多原住民與新移民婦女的移居;也因交通建設上相對便利,讓學田社區在農業現代化的發展下,更加速了外地人口搬遷至此的原因。 ▲社區據點扮演著地方居民健康福祉的交誼中心   歷史潮流與變化 學田與番仔井有非常緊密的連結,早期由於地勢有利於發展農務,又擁有豐沛的地下水源,早期平埔族就有大量建設“汲水設施"的遺跡(現今依然有在使用),也有不少名人望族成就地方的歷史觀光資產,好比日治時期的詩人“陳若時三合院故居故居"與聚奎居洋樓,以及早先開墾的地方信仰中心建興宮等。 在這樣的地理環境與產業政策下,男人們大部分都在製造業勞務工作,形成一種老年人口與婦女比例較多的情況。因應社區的人口組成型態,而辦理許多與婦女相關的社團活動,作為主要的社區特色之一,內容包含新移民的餐點文化交流,以及身體保健方面的團體活動;更為了傳達學田地方真善美,將特色景觀與社區內舞蹈社團進行影像結合。   ▲社區舞蹈帶動介紹地方信仰中心 經過舞蹈班的成員們,用活潑的舞蹈介紹社區景觀,來翻轉過往呈現景緻表現形式,來帶動地方話題的討論,透過人文巧思的拍攝運用,將學田豐富的地方與歷史美景來作為特色數位保存。 1.烏日區學田社區:社區舞蹈班融入地方特色景點的穿插介紹-舞扇學田(The Fan Dance of Syuetian)  

烏日 湖日

2019,11,08
川流不息的人文地方 湖日社區位於在台中烏日區,鄰近台中高鐵站的地理位置上,有著豐富的川流樣態,包含鄰近大里溪、烏溪、貓羅溪、筏子溪諸多河流,在八七水災以前還具有上述河流匯合成日狀的湖泊,將其打造河流運輸中心的“湖日港"(節錄自試撥烏雲喜見日 ─烏日地名之謎)   自古以來結合了農務與港務的地方任務,也形成一個具有歷史底蘊的特色城鄉聚落。 ▲烏日大橋,位於貓羅溪與烏溪處的兩溪內夾角地帶   昔日港務休憩站的華麗轉身 隨著時代變遷,下街仔的港務使命漸漸褪去;在現代都市規劃的發展下,仍扮演著運輸中繼點的重要角色,昔日的湖日港,現今建設了高鐵台中站、台74線快速公路及跨烏溪的烏日大橋,形成一種以“交通效率"為特色的地景。 ▲湖日社區的空景,印入眼簾的雙軌共構 融合傳藝的說唱發展社區文化 經過各時代的時空流逝,湖日社區的居民,透過社區場域,凝聚了共好、共生、共創的公民意識,並發展出戲劇表演,作為地方代表性活動之一,結合早期生活故事與地方神祇的佳話,演繹湖日地方文化,凝聚社區意識,傳承在地特色與文化。 ▲湖日戲劇,帶動地方故事傳承與銀髮族共好聚樂   以台灣特有的民俗活動「神明繞境」作為主題;地方居民與耆老們攜手詮釋各種角色,從主神“王母娘娘"再到守護神四大天王、仙女、神獸,最後繞境祈福社區完成後,回到地方信仰中心「寶興宮」。 透過影像與自媒體平台結合,翻轉社區文化保存形式,加入人文巧思的拍攝,使傳統文化的呈現更增添色彩。   1.烏日區湖日社區:湖日樂齡戲劇班-王母娘娘神仙繞庄境(2019~)   2.烏日區湖日社區:湖日樂齡戲劇班-神牛SOLO(2019~)
1 2 3 4
ZEN門專題

Special Topic

ZEN門紀錄

Special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