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Local Record

紀錄在地

首頁  →  記錄在地  → 百年歷史回顧-台中日治時期市役所
百年歷史回顧-台中日治時期市役所

台中日治時期市役所

漫步在台中中區的街道上,彷彿置身在一段充滿歷史迴廊中,細細品味著日本人對大墩台中的規劃,時光推移到1911年,位於台灣中心點的台中,以華麗的巴洛克建築的火車站,做為鋪陳都市機能的主軸。在中區有不少日據時代遺留的建築,今天特別介紹當時的行政中心-臺中市役所

臺中市役所為台灣臺中市日治時期的「辰野式」仿巴洛克建築之一,是台中地區鋼筋混凝土建築之始。1911年建成時,最初為「台中廳公共埤圳聯合會事務所」,1920年成為台中州轄下台中市的行政官署,首任台中市尹金子惠教即在此就任辦公。1945年中華民國政府接收台灣之後,市役所建築幾經不同機關使用,2016年重新開放後委外由古典玫瑰園經營,作為餐廳與小型藝文展覽空間。

沿著入口歩行,可以看到宣揚歷史悠久的紀念匾額,受到當時日本的社會運動-明治維新-風氣影響為在台灣所留下的建築也大都仿歐式。在這當中可以體會當時的工匠藝術用料。

戰後曾為台中市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及中國國民黨台中市黨部。1986年台中市政府收回後曾作為台中市政資料館與新聞室、交通局辦公室等。2002年7月登錄為台中市歷史建築。

從1911年啟用到至今將近百年歷史的木造樓梯,每上一個步伐就能感受獨特木造樓梯的摩擦聲以及散發出來的木頭香,同時擁有聽覺與嗅覺的享受。

走進二樓可以看到非常寬廣的展演空間,主要原因是來自於由於臺中市藝術家眾多,公共性的展示空間除了國立臺灣美術館與臺中市立文化中心大墩藝廊外,展演空間明顯不足,而藝術界對於臺中市役所仿巴洛克古典的建築風格情有獨鍾,因此臺中市役所在進入實質修復後,臺中市藝術界人士聯署發起於臺中市役所成立「當代藝術館」,並組成推動委員會,最後運做了幾次策展計畫,吸引更多民眾來一場歷史與藝術的饗宴。

而當時首場藝術互動以2005年 10月29日舉辦開幕特展-「陳庭詩的幻想世界」揭開序幕。

臺中市役所歷史建築的修復與再利用,是近代保存文化資產與都市規劃機能再應用的建築之一,效仿西方國家的歷史文物觀光價值再造,提升區域經濟的活絡,在藝術、商業、生活、公共、教育取得多方的實質意義,也是今天造訪紀錄的最主要原因。

由此可知符合 「真實性」原則的修復與再利用過程,除能彰顯文化資產的美學與歷史意義,亦是個案文資產價值能否保存的關鍵,這也是 臺中市役所修復與再利用的實踐經驗中, 對其他歷史建築最重要的啟示。

《奈良真實性文件》所揭示尊重世界各國「文化 多樣性與遺產多樣性」41)的主張下,臺灣古 蹟歷史建築等文化資產保存應累積更多的 個案實踐經驗研究,並進一步探討在臺灣 所歸屬的特殊文化涵構中,如何對「文化 資產價值」與「真實性」作出評斷,以期 建構屬於本地文化的修復與再利用哲學, 並與國際的文化資產保存先進觀念接軌。

資料引用:
[1] Petzet/Mader,孫全文譯,2010《古蹟維護原則 與實務》,臺北:中華民國建築學會。
[2] 台中市新聞局,副市長視察台中市役所修復工程 關切建築修復細節,2004-04-29

 
文章摘要

Summary

ZEN小編

News Author

TAG關鍵字

Key Word

← Prev
↖ Go News List
N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