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Local Record

紀錄在地

首頁  →  記錄在地  → 農曆七月十五,每個儀式背後的故事
農曆七月十五,每個儀式背後的故事

盂蘭神功

電影《盂蘭神功》驚悚嚇人,其中闡述中元節期間酬謝鬼神的「神功戲」開演前後的大小怪事,關於中元節或是盂蘭盆節,都有許多類似的民間習俗儀式和活動,其中神功戲,就是盂蘭盆節期間,百姓酬神祈福的重要活動之一,主要是為了感謝及取悅神明,其次才讓人看,因此舞台前的坐位都空著讓神明入座觀賞,民眾則多半站在兩側看戲。

 

關於神功戲,還有一個傳說典故,傳說華光天王本為火神,由於玉皇大帝覺得凡間戲棚演出太過吵鬧,便派遣華光天王去燒毀戲棚,但華光天王被戲棚內的表演吸引,又看到百姓們都十分喜劇戲棚內的演出,於心不忍下,他教導百姓燒香祭拜,以瞞過玉帝,逃過一場災難。

 

關於農曆七月,無論是佛、道教還是民間都流傳著許多習俗,以下為民間最常見且廣為流傳的儀式:

 


瑜伽燄口施食與水陸法會
水陸法會全名法界聖凡水陸普度大齋勝會,是以施食餓鬼道眾生、為死者超薦的法事,也是漢傳佛教中最盛大且隆重的法會,施放焰口,餓鬼皆可以得度,為佛教最著名的普渡儀式,傳說中,餓鬼的口是火燄,即「燄口」,什麼東西碰到牠,就會變成一團火,要在燄口餵食,必須作法;作法會,即稱為「瑜伽」。

(圖:成都文殊院)

釋迦佛的侍者阿難尊者在林間禪定時,忽見一位餓鬼鬼王,自稱「面燃」,說阿難三天之後將墮落餓鬼道。想避免就要布施餓鬼,供養三寶。阿難於是請佛陀指示,佛陀授以《陀羅尼施食法》告訴他如何餵食餓鬼,教他咒語、餵飽祂們,以脫災厄。 


豎燈篙
臺灣民間在舉行大普度祭典和醮典時都會先豎燈篙,目的就是要召請三界神祇前來賜福,並招引十方男女無祀孤魂滯魄前來接受普渡,所以燈篙是祭典期間十分重要的標幟。

燈篙又分為天篙與地篙,天篙的功能即是在恭迎三界神祇前來賜福信眾。在地篙之上懸掛地旛及七星燈、七層幢幡,地旛面上書寫「敕令本境內一切男女無主孤魂滯魄等眾齊赴孤筵聞經受度拔往生方罡」,地篙的功能即召請陰界的孤魂滯魄前來接受超薦、施食。


搶孤
搶孤的由來是早期恆春城內較有錢的人,在每次中元普渡後,會將祭品施捨給城外的貧苦人家取用,由於每次爭搶祭品時都會發生鬥毆或是踩傷的情況,遂於光緒5年時,改以「爬孤棚」的競賽方式來取得置於孤棚上的祭品。


放水燈
中元節與盂蘭盆節的放水燈常見於水域附近舉行,透過水燈的燈光幫亡魂照路,將淹死、溺斃的鬼魂聚集起來,讓他們浮出陽世,告知普渡、邀來同享香火。


送孤、跳鍾馗
中元普渡後,一般宮廟會舉行「送孤」的儀式,目的是要將人間流連忘返的好兄弟們驅離人間,而驅離的方式,就是請道士扮演驅魔真君鍾馗,舉行壓煞、押孤的儀式,提醒前來接受普施的鬼魂,應循冥間規律回轉離去。

 
文章摘要

Summary

ZEN小編

News Author

TAG關鍵字

Key Word

← Prev
↖ Go News List
Next →